제목   |  [2/22] 逆社会时钟: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,一切都准时 작성일   |  2022-02-07 조회수   |  2858

逆社会时钟: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,一切都准时

 

 

 

最近“逆社会时钟”小组在某网络平台生长,目前超过5万人加入,他们当中有的人28岁读大学、有的人20多岁到山上过起隐居生活、有的人40岁才怀头胎……总之,这个小组的人很多都不遵循人生的“寻常节拍”,没有按照世俗的“既定路线”来过自己的人生。

什么是“逆社会时钟”?有必要先了解一下“社会时钟”。社会心理学将社会时钟定义为“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”,通俗来讲,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“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”。而“逆社会时钟”, 就是不再遵循“什么年龄做什么事”的成人法则,尝试摸索自己的生命节奏。

对照一下小组里这些人的“叛逆”故事,我觉得我也可以算是一个“逆社会时钟”的人:早就过了人们眼中的最佳结婚年龄,“一把年纪”的我居然有时还会想换个地方生活(还是跨省的那种)……有时,我都会被自己一些想法给吓到,但小组里这些人的故事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“最叛逆”的那一个。

按部就班是很多人的人生预设,他们会给某些特定的年龄段赋予各种“应该”。比如你应该考上大学,毕业了你应该找工作,30岁之前你应该结婚,结婚之后你应该几年之内要孩子……在各种“应该”的安排、支配中,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就像一台被拧紧发条的时钟,年龄就是表盘上的刻度,督促人们在每个规定的时段完成相应动作。甚至终其一生,都在“赶趟”“完任务”,慌张且匆忙。

但“赶上”了就是对的人生、正确的节奏吗?并不尽然。有人在催促中匆忙结婚却发现对方不是对的人,有人听从安排获得了别人眼中的“好工作”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……完成了“规定任务”却平添人生苦闷,这种“按部就班”的结果显然事与愿违。正因如此,许多人才会选择慢一些,不再“按时完成规定动作”,掌控自己的人生节奏。即便社会对于重大生活事件的适宜年龄有其一致性,比如结婚生子,但人是多样性的生物,注定无法被安放在社会时钟的精密刻度里,而且社会的发展也让人们有了多样选择的可能。

“逆社会时钟”固然会带来更多自由,但事物总有AB两面。与社会时钟逆向而行,虽然挣脱了束缚,但需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因素。“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,周遭也不容许。”比如40岁才怀头胎,几乎与通常的婚育时钟相悖,承受的压力与质疑也可想而知。

因此,对于“逆社会时钟”我们不要美化也没有必要带有偏见。人生选择原本多元,有人喜欢快,就有人喜欢慢;有人喜欢按部就班,就有人喜欢随心所欲,无论是选择“顺社会时钟”还是“逆社会时钟”,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,不违反公序良俗,只要自己内心充盈,便不必有早和晚的纠结。

正如“逆社会时钟”小组建立者的分享:“有人单身,同时也有人结婚。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。不用嫉妒或羡慕,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。所以,放轻松。你没有落后,你没有领先。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,一切都准时。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生词】

1. 按部就班 [ àn bù jiù bān ]:遵循一定的程序。

2. 发条 [ fā tiáo ]:是发动机器的一种装置,卷紧片状钢条,利用其弹力逐渐松开时产生动力。

3. 赶趟 [ gǎn tàng ]:赶得上;追得上;来得及。

4. 尽然 [ jìn rán ]:完全这样。完全对。

5. 平添 [ píng tiān ]:平白增添;无端地增添。

6. 相悖 [ xiāng bèi ]:相违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网址:http://zqb.cyol.com/html/2022-01/21/nw.D110000zgqnb_20220121_7-08.htm

인쇄하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