제목   |  [3/9] 高频热搜背后,什么才是真实的青年 작성일   |  2023-03-02 조회수   |  14026

 

高频热搜背后,什么才是真实的青年

 

高频热搜背后,什么才是真实的青年

 

 

  最近,“年轻人应该回县城买房吗”“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”“年轻人结婚该不该要彩礼”等话题频上热搜,一时间年轻人仿佛成为流量密码。为何平台如此热衷于制造青年话题?青年被无限审视,又带来了哪些社会症候?在热搜之外,年轻人又有哪些更值得被关注的结构性问题?

  青年上热搜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

  我们将“年轻人”作为关键词在热搜引擎中进行检索发现,剔除重复话题后,仅2022年10月就有17条热搜与青年相关。通过对话题热度降序排列后可以看出,日常生活、社会、财经3个领域最容易产生青年话题,例如“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吃鸭脖”“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换手机”“为什么年轻人不愿进厂”等。但在话题的讨论热度背后,年轻人似乎并不买账,对热搜的态度从积极参与走向质疑,甚至有用户表示“别把什么都往年轻人头上扯”!

  “强行攀附”是平台制造青年话题最常见的方式。例如通过关键词组合,并辅之以“调查”“数据”作为支撑,制造出许多看似科学但又相当离谱的话题:“超六成大学生计划生育,更多人倾向于生女儿”“近九成00后毕业生愿意加班”等。这些话题的结论与年轻人的真实想法、真实形象之间相差甚远,但正是这种与现实的落差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围绕话题展开讨论,并无偿为平台贡献流量。

  利用年轻人的生活细节来贩卖焦虑,也是平台采用的常见策略。如“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独居”“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熬夜”“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去工厂打工”等,话题关键词紧紧围绕年轻人喜欢什么、反感什么来展开。尽管话题指向不同,却精准地戳中了青年的现实痛点——经济压力。正如不少青年所说,“独居是因为负担不起社交成本”,加班只是因为“老板喜欢我加班”,而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则反映出青年不想充当流水线工作机器的诉求。热搜话题成功地将青年打造成“穷”“单身”甚至是“底层”的形象,尽管这些形象是被建构的,但在热搜强曝光属性下,青年的生存困境在无形中被放大,焦虑情绪也随之蔓延。

  泛娱乐化风格把青年问题变成一种“展演”

  为何微博如此执着于制造青年话题?从平台发展现状来看,消费年轻人是微博自救最直接的途径。某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发布的《Z世代洞察报告》显示,微博在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中已淡出Top15的序列。在音视频软件不断跑马圈地吸引年轻用户之际,微博却陷入用户“去年轻化”困境。在此背景下,平台推着青年上热搜并非完全出于“关心”,而是基于将其与流量绑定的策略。

  实际上,被消费的“青年”并不只是一个“群体”,而是一段可消费的“时光”。“年轻”的主题是永恒的,作为“过来人”,前辈们更早经历了社会融入的阵痛和不易,因此他们乐于在青年话题当中分享自己“青春”的经验。青年作为“局内人”苦于被贴标签,也更愿意通过争论来完成自我呈现。在此,“青年”变成一种文化符号,相应的讨论也俨然升格为一场关于青春的回旋曲。

  对平台而言,把“年轻人”打造成消费品的策略是提高KPI(关键绩效指标)的捷径。但在青年被无限审视的表征下,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症候。

  在话题的强指向性下,青年更容易被贴标签,导致青年形象的单一与固化。比如“为什么年轻人不爱走亲戚”。在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,传统的大家族模式已经逐渐向小家庭转变,“不爱走亲戚”几乎覆盖每个年龄段。但“年轻人”作为指向性明确的主体,相关讨论更容易围绕年轻人与传统习俗的关系展开,并放大青年的异质性,将其标签化为“反叛”“自我”的单一形象。

  同时,“反问”式议题对差异的强调也进一步加剧了代际矛盾。例如“为什么年轻人厌恶中式婚礼”“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”等,当这些青年问题在讨论中变得越来越“怪诞”时,内含的社会规训也变得越来越清晰。这些议题存在一个假定,即“走亲戚”“中式婚礼”“结婚生子”是符合常规的,但加上“为什么不”之后,让青年站在了传统的对立面,其行为也被升格成对既定秩序的解构。在不被理解的语境下,年轻群体只能以“怪诞”的方式来表达自我,“自我”与“社会期待”间的对立进一步构成了代际矛盾的张力。

  热搜只呈现出青年的某个方面,是从外部对青年形象进行的围观,微博的泛娱乐化风格往往只能把青年问题变成一种“展演”,真正值得反思的问题却在这场狂欢中被遮蔽。

  青年一直都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默默努力

  当代青年时刻面临着社会时间和自我时间的矛盾。一方面,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依旧难逃前辈的示范和传统秩序的规训,这让他们被规定在某个阶段必须完成找工作和结婚生子的重任,这是社会时间所强调的规范。另一方面,生存成本提高,求职变得越来“卷”,让青年开始反思传统经验的有效性。青年渴望证明自己是“有用的”,却不具备立马改变的能力,同时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就业环境和生存环境高度不稳定,这导致他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阵痛要远大于前辈,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自我提升,这在无形中也拉大了青年的成才周期。由于社会时间和自我时间不同步,青年更容易被打上“眼高手低”“逃避型升学”的标签。在这种矛盾状态下,青年逐渐陷入身份困境,难以确定是否还能实现自我价值。

  时代变迁产生的“不协调”“不适应”导致青年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心态更容易起伏,或者嘴上说着“躺平”“摆烂”,或者在互联网上“怼天怼地”,但他们依然想更坚强地活着想成就更优秀的自己。互联网空间能够让青年“肆无忌惮”地宣泄,他们用“躺平”来调侃竞争的压力,用“打工人”来揶揄自己“不值钱”的努力。在青年仿佛“看淡一切”的背后,一直都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默默努力。同样的,青年怪诞、毫无预兆的“发疯”,也更多的是一种在压力和自我价值寻求的矛盾中,寻求恢复良好状态的宣泄出口。

  作为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,微博在青年话题上“议而不辩”的立场并没有起到引导用户理性沟通的作用,反而通过一次次缺少共情的议题消费,加剧了社会焦虑和代际矛盾。所幸,随着年轻人话题越来越普遍,热搜中青年话题的在榜时长也逐渐递减,希望平台能够明白,青年需要更多的自主空间,而非“热搜”式的简单关注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网址:http://zqb.cyol.com/html/2023-02/07/nw.D110000zgqnb_20230207_3-10.htm

인쇄하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