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加班文化会降低企业效率
当下,一些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,工作时间是“996”甚至“007”,职场年轻人如何看待这种加班文化?近日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,对164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55.7%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所在企业有加班文化。近半数受访者认为,加班文化会降低效率,在企业内部形成拖延风气。
在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90后晓丹(化名)感觉,自己所在的企业加班文化盛行,有的部门每天都加班,淡季加班到晚上九十点,旺季加班到凌晨。晓丹感觉,这是他们这个行业的特点,没有办法,好在公司加班的补贴制度是公开透明的。
谢东(化名)现在在南方电网控股的一家公司工作,他所在的企业有明显的加班文化。“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加班就没办法完成工作,大家都习惯了”。
调查中,55.7%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所在的企业有加班文化,25.1%的受访者感觉没有,19.2%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。
王洁目前在北京一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工作,总体上她没有感受到太明显的加班文化,虽然有加班,但不是常态。对于“996”的工作制度,王洁觉得首先要有相应的报酬,其次不应该成为一个常态。在她看来,如果工作确实需要,一段时间的忙碌可以接受,但如果一直这样,这家企业肯定是有问题的。她自己也不太愿意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状态中。
对于现在一些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加班文化盛行的现象,晓丹感觉,需要一分为二地看。一方面,通过加班确实可以让企业自身快速发展,也可以给员工带来相应的高报酬,让员工快速成长。但另一方面,如果管理不当,也容易导致部分员工消极怠工,降低工作效率延长工时,最终得不偿失。而且晓丹担心,过度加班会使员工身心健康受损,降低工作积极性,形成恶性循环。
调查中,对于加班文化,49.8%受访者认为会降低效率,在企业内部形成拖延风气,48.4%的受访者感觉长此以往,正常上班也会受影响,43.4%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企业追逐利润、压榨员工的结果。
目前在武汉一家国企工作的龙明(化名)很认同晓丹的观点。“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很拼,你只要给加班工资,哪怕加班时间稍微长一点,大多数人都能够忍受”。但他强调,这种加班文化最好还是有所节制,毕竟是一种透支效率的做法。于他自己而言,龙明能接受适当加班换取对等的报酬,但是“996”甚至“007”是他不能接受的,“完全没有个人的生活了”。具体到他所在的单位和部门,他感觉没有加班文化,确实有必要才加班。
调查中,37.8%的受访者认为加班文化会严重损害员工身心健康,36.7%的受访者认为偶尔加班可以,但不应成为常态,34.4%受访者认为加班文化可以让企业发展更快,19.1%受访者认为加班文化可以让自己快速成长。
【生词】
1. 拖延 [ tuō yán ]:把时间延长,不迅速办理:~时日。期限快到,不能再~了。
2. 消极怠工 [ xiāo jí dài gōng ]: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。
3. 得不偿失 [ dé bù cháng shī ]:所得的利益补 偿不了所受的损失。
4. 压榨 [ yā zhà ]:压取物体里的汁液:用甘蔗制糖,一般分~和煎熬两个步骤。比喻剥削或搜刮。
网址:https://news.cctv.com/2021/10/14/ARTIcb1TL0pW5fqCDWwfKsRU211014.shtml?spm=C94212.P4YnMod9m2uD.ENPMkWvfnaiV.174